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長知識】疫苗解析/病毒難堵 改變人類行為吧


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科學系教授艾瑟羅德〈Robert Axelrod 〉,在1984年出版《合作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一書中表示,就算在物競天擇的殘酷環境中,生物也有合作的可能。

人類與病毒,有沒有創造雙贏的可能?事實上,艾瑟羅德的觀念,已經部分實現。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許慶俊說,就腸道菌來說,人類的確早已與這些細菌和平共處。



台大免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顧家綺說,當國際交流變得頻繁、氣候變遷等因素,將會使人類未來面臨更多新興傳染病的威脅;雖然疫苗提供一個有效預防病原感染的方法,但從研發到生產出有效疫苗,必須經歷漫長過程,終究是緩不濟急的方法。

顧家綺表示,人類在防疫過程中,應該認真學習如何與病毒和平共處;人類無止境擴張生存範圍或恣意破壞生態平衡,都可能帶來更多災害。例如過去曾引起恐慌的SARS病毒,以及最近烏干達再度爆發的伊波拉病毒,這些原本居住在叢林中的病毒並不存在人類的居住環境,卻因為在不尋常的情況下在人群中傳播,甚至引發死亡。

病毒本身不能自行生長,感染人體的目的是為了繁衍後代;人類從本位主義思考防疫,其實病毒也是從本位主義爭取自己的生存權。

疾管局組長劉定萍說,過去防疫觀念就是殺死病毒,但後來漸漸發現,其實病毒也是因為人類才能傳播。她說,以登革熱為例,多數病媒蚊孳生,其實都是人類行為所致,「防疫有一部分也是要改變人類行為。」

但許慶俊認為,全球化的時代,人口不斷增加,人類要與病毒和平共存,很難做到。

人類的確比病毒聰明,研發各式疫苗來打擊病毒;但病毒也不笨,不斷突變,讓疫苗研發永遠跟不上病毒演化。翻開人類與病毒的戰爭史,誰也沒有贏。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長知識】奧運力學解析/環保又明亮 丙烷成聖火燃料


在奧運體操比賽場上,吊環、鞍馬、高低桿的選手上場前,都會先抓一些白色粉末在手上,這些粉末的主成分,和醫師開給胃酸過多病人服用的制酸劑一樣,都是碳酸鎂。

碳酸鎂(化學式為MgCO3)因具有良好的吸水及吸油性,所以不只是體操、舉重選手用,攀岩運動員也會時時利用碳酸鎂擦手,以保持雙手乾燥。

碳酸鎂最為人知的用途是製作藥品,它可用在制酸劑、瀉劑等腸胃相關藥品。有些水泥、橡膠、防火材也會加入碳酸鎂。

 

奧林匹克運動會聖火點燃儀式始於1920年,當時是為了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協約國軍人。1936年起,奧運聖火才改成接力傳遞。至於火炬使用的燃料,早期用過天然松香、橄欖油、液化氣。1984年洛杉磯奧運開始使用丙烷,從此之後丙烷混合物即成聖火主流燃料。

號稱史上最環保的倫敦奧運,原本在2007年宣布要讓聖火零排碳,所以會採用乾草當燃料。只不過答案最後揭曉,因贊助商研發出了狀況,最後聖火傳遞的燃料,用的還是丙烷丁烷的混合燃料。2008年北京奧運聖火用的燃料也是丙烷。

結構單純的丙烷,化學式為C3H8,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及水,它所以會受各主辦國青睞,除了較環保,可以適應較大溫度範圍也是原因之一;丙烷在-40度時仍能產生1個以上飽和蒸氣壓,因高於大氣壓,所以能持續燃燒。

另一原因是,丙烷的火焰呈亮黃色,聖火傳遞者跑動時,飄動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很醒目。

在奧運歷史上,聖火燃料選得糟糕的例子多有所在。例如1956年墨爾本奧運,加了鎂和鋁的火炬,進入奧運場館時燒出大量黑煙。再如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用了丙烯,雖然火炬非常明亮,卻排放大量的碳粒和煙。

運動在場上難免會受傷,這時常會看到防護員會在受傷肢體噴俗稱「運動冷凍劑」的液體,其中的主成分是氯乙烷或一氯乙烷,化學式為C2H5Cl

氯乙烷其實是麻醉劑,當噴在皮膚上時,會吸收體表熱量急速揮發,能使局部表層組織快速進入低溫而失去感覺,所以也用來做局部麻醉。若是從呼吸道吸入人體會抑制中樞神經,出現全身麻醉的效果,所以這種噴劑不能胡亂使用。


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新鮮報】看奧運游泳、體操 學物理應用

倫敦奧運賽事正在全世界熱播,給學童指提供了極佳的科學教育時機。

「生活科學」(http://www.livescience.com)教育網站推出「5項奧運比賽中的扭轉物理學」(The Twisted Physics of 5 Olympic Sports),針對游泳、體操、跳水、射箭、羽球運動中的物理原理,提出詳細解說,幫學生進一步了解物理應用。




生活科學教育網指出,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的各國選手,不但展現了運動競賽技巧,同時也展現了物理運作原理。以游泳來說,游泳選手要用各種方法來克服水對身體的阻力,並善用水的浮力和流動力,來增進游泳速度。

在應付水阻力方面,奧運游泳選手近年來採用類似鯊魚皮的泳裝,並戴上泳帽來減少在水中的阻力;游泳時盡量浮在水表面,減少水對身體的阻力。

在體操方面,奧運選手用身體的彈跳,來增進不同角度的運動如旋轉、反轉跳等技巧,應用物理學中的能量加速度,再利用地心引力作用,或伸展雙手,或縮身抱腳,讓體操選手或快或慢,展示不同肢體運動。

跳水是應用牛頓的地心引力定律,先從跳板上盡量跳高,取得較多在空中的時間,容許身體作最多的動作變化,在落水的前一刻則盡量挺直身驅,切入水中,把激起的浪花控制在最小程度。

射箭運動則是用弓往後拉的力量,造成運動的能量,將箭射出。箭的尾端有三片固定的羽毛,造成空氣動力,使箭在空中有固定的飛行路線,最後到達箭靶。射箭選手在射箭時,不但要考慮力道的大小遠近,也要考慮風的影響。

羽球運動則要考慮物理學中的飛行速度,以及物體下降速度。羽球上的羽毛,是為了增加對空氣的阻力,不會像普通球一樣的快速飛行。而羽球上的羽毛,又能造成空氣動力中的規則飛行。詳細解說及影音可參考www.livescience.com


資料來源:UDN 聯合新聞網

【長知識】熱島效應/發燒都市熱島效應 降溫大作戰




這個夏天不但美國、日本等國飽受熱浪之苦,台灣各地也連續出現不尋常的連日高溫,都會區民眾白天一踏出戶外,立刻就汗如雨下。台北市環保於是想到用回收水噴灑路面,以降低路面熱度,也減緩熱島效應對民眾造成的不適。

台北市環保局長吳盛忠說,人體生理最適溫度為36.537.5度,未來只要氣溫監測到超過37.5度,環保局即會出動自有洗街車,及調派民間營建工地噴水車,以街道灑水的方式降低部分區域溫度,也可吸附路面煙塵以及二氧化碳。

台北市的灑水計畫,是以高樓大廈多、樹木少,車行多的忠孝東西路、承德路、中山北路、羅斯福路等路段為目標。

提出灑水構想的中央大學環工所榮譽教授歐陽嶠暉表示,當初他是參考日本的模式,建議北市環保局以回收水為路面降溫。他說,如果用自來水,會耗用電力、產生二氧化碳。從溫室效應(Green House Effect )、氣體減量的角度思考,以回收水來灑水降溫,能兼顧經濟與環保。

歐陽嶠暉說,因為太陽照射,都市的柏油、水泥路面沒有透水性,會吸收大量的熱量,使得路面的溫度增高,以夏天正午的溫度可高達攝氏5060度。

他說,都市的溫度愈高,民眾通常就會開冷氣。

以台北市來說,溫度上升1度,用電約增加消耗5%6%,無形增加很多二氧化碳,更會加劇熱島效應。

他表示,透過灑水降溫,可以加速路面散熱,以攝氏5060度的柏油路面來說,灑水後可降低810度。

吳盛忠說,迪化汙水處理廠高級重用水,是指將生活汙水經過二級處理及砂濾處理的高級回收水,達到一定的水質標準,能在一定範圍內重複使用於非與身體接觸用水上,原本用途僅在於該廠內的地板沖洗、園藝噴灌以及濾布沖洗上。

今年711日,吳盛忠和環保局人員到監察院旁的忠孝東路上,利用紅外線偵測儀實際量測,當氣溫達38度時,柏油路面溫度可達69度。不過經街道灑水後,柏油溫度立即降至50度以下。

吳盛忠透露,城市降溫有助於減少冷氣的使用。

研究顯示,冷氣溫度設定每降低一度即可以節電6%,每節省一度電可減少約0.6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每節省1公噸的水,亦可減少0.20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資料來源:UDN 聯合新聞網

【長知識】溫度較高的水 較快結冰?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讓科學家困擾了2300多年。

那就是,溫度較高的水結冰的速度比低溫水快,但為什麼呢?早在公元前4世紀時,亞里士多德就問過這個問題,其後如培根、笛卡耳等科學家也想要找到合理又能被廣大學界接受的答案,都不得其果。

這個現象直被1968年才被命名為彭巴效應(Mpemba effect),指的是在同體積、同質量和同樣冷卻環境下,溫度略高的液體比溫度略低的液體先結冰的現象。

彭巴(Erasto Mpemba)當年還是個坦尚尼亞的中學生,他在做冰淇淋時發現,熱牛奶會比冷牛奶先結冰,他問老師,老師先是說他搞錯了,但後來老師自己做了實驗,發現彭巴的觀察是正確的。1968年彭巴和一位學者共同寫了一篇相關的論文,文章在1969年刊登,從此該現象便名為彭巴效應。

但那之後又過了40多年,彭巴效應的形成因仍莫衷一是。前一陣子,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終於受不了。宣布以1000英鎊獎金,對全世界徵求最好、最有創意的解釋。

這次的徵件期限是7月底,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在倫敦奧運開幕一周後,也就是本周,在倫敦召開Hermes 2012學術研討會,屆時會由來自各國的專家一起評選挑戰彭巴效應原理的作品。彭巴效應的原理常見的解釋包括:

蒸發:熱水冷卻過程因蒸發失去較多的質量質量較少,所以需要被移除的熱較少,溫度冷卻得較快。

對流:液體降溫速度不是由液體的平均溫度決定,而是由表面與底部的溫度差決定,溫差大時,從上表面散發的熱量就愈多,因而降溫就愈快。另外,還有人認為氣體溶解度或過冷現象都有可能。

彭巴效應並不是說熱水一定會比冷水先結冰,若兩者的溫差太大,冷水還是會先結冰。



資料來源/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