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長知識】疫苗解析/病毒難堵 改變人類行為吧


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科學系教授艾瑟羅德〈Robert Axelrod 〉,在1984年出版《合作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一書中表示,就算在物競天擇的殘酷環境中,生物也有合作的可能。

人類與病毒,有沒有創造雙贏的可能?事實上,艾瑟羅德的觀念,已經部分實現。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許慶俊說,就腸道菌來說,人類的確早已與這些細菌和平共處。



台大免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顧家綺說,當國際交流變得頻繁、氣候變遷等因素,將會使人類未來面臨更多新興傳染病的威脅;雖然疫苗提供一個有效預防病原感染的方法,但從研發到生產出有效疫苗,必須經歷漫長過程,終究是緩不濟急的方法。

顧家綺表示,人類在防疫過程中,應該認真學習如何與病毒和平共處;人類無止境擴張生存範圍或恣意破壞生態平衡,都可能帶來更多災害。例如過去曾引起恐慌的SARS病毒,以及最近烏干達再度爆發的伊波拉病毒,這些原本居住在叢林中的病毒並不存在人類的居住環境,卻因為在不尋常的情況下在人群中傳播,甚至引發死亡。

病毒本身不能自行生長,感染人體的目的是為了繁衍後代;人類從本位主義思考防疫,其實病毒也是從本位主義爭取自己的生存權。

疾管局組長劉定萍說,過去防疫觀念就是殺死病毒,但後來漸漸發現,其實病毒也是因為人類才能傳播。她說,以登革熱為例,多數病媒蚊孳生,其實都是人類行為所致,「防疫有一部分也是要改變人類行為。」

但許慶俊認為,全球化的時代,人口不斷增加,人類要與病毒和平共存,很難做到。

人類的確比病毒聰明,研發各式疫苗來打擊病毒;但病毒也不笨,不斷突變,讓疫苗研發永遠跟不上病毒演化。翻開人類與病毒的戰爭史,誰也沒有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