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十二年國教】不考基測,能力就會變差嗎?

來源:親子天下雜誌

今年家中有孩子即將上國一的家長或現在家中有小學五、六年級,甚至更小孩子的父母,都需要開始關心十二年國教了!因為總統馬英九在今年元旦文告宣布,預定民國一○三年實施高中職全面免費,大部分免試入學(但非強迫、非義務)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這項政策將如何影響你家孩子?十二年國教代表孩子不用考試了嗎?明星高中就要消失了嗎?搬到建中、北一女隔壁就可以念這些明星學校了嗎?

在一片混亂的資訊中,關於十二年國教,有哪些議題最值得父母關注?哪些迷思亟需釐清?以下六個關於十二年國教的議題,可以幫助父母思考孩子未來的教育。

關鍵議題1:十二年國教之後,所謂的七成免試入學,究竟要不要採計在校成績?如果要,會不會壓力更大?採計在校成績公平嗎?

教育部從民國九十九年開始推動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方案,到今年約有二○%的免試入學名額。但所謂的免試入學其實仍須採計在校成績,而且各縣市採計方式不一,有些縣市依學生在校成績的百分比決定錄取名單;有些縣市,例如宜蘭,則只要七大領域成績達到門檻以上,便以抽籤決定名單。

十二年國教之後,所謂的免試入學究竟是否要採計在校成績,目前仍是個未知數。 但就過去兩年推動免試入學的經驗來看,大部分的老師、家長都很擔心,採計在校成績會衍生出比考基測還嚴重的升學壓力,甚至讓國中教學更無法正常化。




彰化陽明國中國文老師王雅玲心疼的唸出一位學生的日記:「最近感覺壓力好大。免試升學注重每一次的段考成績,我在上次的段考失常,讓我壓力更大了,好怕考不上彰女,昨天寫功課寫到崩潰。」

新北市義學國中教務主任王潔雯也認為,免試升學如果還要採計在校成績,學生會對分數斤斤計較,甚至有些學生會用一些投機的方法去獲取高分。

採計在校成績,甚至引發更多親師關係的緊張、衝突。日前就有桃園縣的家長投訴,學校老師在外補習,洩漏段考題目,危及免試入學的公平性。一位國中教務主任不諱言,現在考完段考,家長電話蜂擁而至,有的質疑考題難易、有的責怪老師沒有複習、有的抗議分數打太低,「要推十二年國教,免試就要玩真的,不要採計在校成績,不然會整死國中老師,」這位主任呼籲。

教育部目前的立場是希望免試入學不要採計在校成績,以登記分發為目標。「但這還要各地方政府去規劃,要不要採計在校成績、如何採計,或登記額滿如何處理等問題,都要再討論,」一位教育部官員說。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則大力疾呼:「免試升學應取消採計在校成績,讓多數學生登記抽籤入學。」

就算要採計在校成績,大部分的專家學者,也建議朝比較寬鬆的方式設計。例如,以五等第來打成績,以免學生分分計較。

宜蘭高中校長吳清鏞則建議,可以設一個成績的門檻,但這個門檻可以放低一點、寬鬆一點。

關鍵議題2:十二年國教之後,學區如何劃分?想念建中、北一女等明星學校,是不是要趕快遷戶口到附近?

十二年國教之後,免試入學學區的劃分,教育部目前傾向以縣市行政區為基礎來劃分。確切的學區劃分方式還在研議當中,預計明年六月會公布免試入學的學區。至於許多人以為,想要讀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要趕快去附近買房子,以為住在旁邊就可以讀這些學校。一位不願具名的教育部官員指出:「這是不太可能的,這些學校的入學方式會另外設計。會依免試入學學區分發的,還是以社區高中職為主。」

但最令人困惑的是,哪些高中職是屬於那三○%需要透過考試才能入學的學校,目前還不明確。

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就批評,教育部所謂七成免試入學,那其他三成的意義是什麼?什麼樣的學校可以成為特色學校?以台北市來講,要算到哪個學校?「教育部現在就丟給各縣市決定,但教育部應該訂出一些基準來,不然各縣市就會落入紛爭,誰願意承認他落在那三○%之外?而且如果留三○%的學校要考試,鐵定有六○%的人要去競爭那三○%,那七○%免試就沒意義了!」謝國清質疑。

針對這些爭議,目前教育部的說法是,未來將保留三成名額供特色學校採取學科或術科測驗選擇學生。而且特色學校不必然都是以學科為主的學校或班別,也包含產業特殊類科、藝術才能班等。教育部寄望地方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要嚴格把關特色招生的學校與名額。

一位教育部官員指出:「要考試的名額,三○%是上限。每個地區情況不同,像離島或宜蘭、花東,相對單純,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做到一○○%免試入學,目前最複雜的就是北北基地區。」

關鍵議題3:十二年國教之後,我的孩子該去考明星(特色)學校嗎?還是讀社區高中職比較好?

一位長期參與十二年國教規劃的教育部官員指出,十二年國教的目的在減輕孩子升學壓力,把學習的主體性還給孩子,讓孩子找到真正的興趣、潛能才是最重要的。所謂的明星學校,是否真的是較好的學校,其實還有爭議。

教育部曾委託宜蘭高中校長吳清鏞進行「就近入學比較分析」。連續四年追蹤的結果都發現,整體來看,留在自己家鄉念高中的學生遠比到外地去念明星高中的,三年後的學測成績要好很多。

分析其原因,吳清鏞認為到外地就讀明星高中,通勤來回花很多時間、很疲勞。如果單獨住在外面,遇到挫折得不到回應,孤零零的,更影響學習。再加上過度競爭的環境,有時會讓孩子失去原有的自信。不少在國中原本成績不錯的孩子,進到明星高中反而一蹶不振。

十二年國教要成功,社區高中職的品質是否足以讓家長跟孩子信賴是關鍵。全教會理事長劉欽旭認為,如果在地社區,沒有好的高中職,十二年國教的推動就會出現衝突。

目前來看,教育部從民國九十五學年度開始推動高中職優質化方案,提供經費改善社區高中職的軟硬體設備,並鼓勵各校提出提升辦學品質的計畫,對於社區高中職的品質已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教育部並在今年三月底剛公布的「教育報告書」中訂出未來十年內,優質學校達九五%上的目標。

觀察當前教育狀況,社區高中職有逐漸受到家長、學生青睞的趨勢。例如,今年國中第一次基測報名人數驟降三分之一,比去年少了十萬多人,除了受到北北基聯測的影響(報名人數約七萬多人),不少學生已透過免試入學的方式錄取報到,不再報考基測。

新北市義學國中教務主任王潔雯也觀察到,免試之後,的確有比較多學生選擇就近去念社區高中。學生也會依自己程度去選擇,不一定會去拚建中、北一女。

關鍵議題4:十二年國教之後,孩子會不念書嗎?孩子的競爭力會下降嗎?

不少老師或家長擔心,一旦升學壓力解除,孩子會完全失去學習動力。一位在台北某滿額國中任教的國文老師憂心忡忡的指出:「現在基測五月底考,離畢業典禮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你可以去看一下那一個月,不用考試的放牛狀態。

很多老師都用放影片度過那難熬的一個月。沒有考試壓力了,就管不動了。我反對十二年國教的理由是,我很難想像沒有基測的日子!學生能力會下降,因為他沒有學習的動力嘛!」不考基測,學生真的就沒讀書動力嗎?

新北市義學國中今年剛透過免試入學申請到建國中學的三位學生:林柏廷、李明修、黃昕偉一致認為,就算沒有基測,他們也不會不念書,還是會跟上老師的進度,只是可能比較不會去讀課本,而會花更多時間去讀自己喜歡的書。在台中一中的論壇上,一位學生留言:「我考完基測,國中數學理化一樣全忘光!國中升上高中的那一兩場基測幫我們國家維持了多少競爭力?甚至維持的點真的存在嗎?」他很質疑。

彰化陽明國中教務主任劉志鴻也認為,不用擔心沒有基測孩子會不想念書。現在孩子不想念書是因為讀書只是為了基測,把他們的念書意願都壓死了。十二年國教之後,如何確保孩子在國中三年能夠培養他們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如何避免外界擔心孩子能力下降的問題?目前教育部表示,配合大部分免試入學之實施,教育部已著手檢討修訂「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以有效、公平的評量學生在校學習表現,確保學生品質及提升,達到學生適性學習發展、教學正常化的政策目標。

未來基測有可能廢除或轉型,但不管基測是否保留,各界仍主張國中三年應定期舉辦能力檢測,以做為補救教學,改善教學品質的依據。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強烈建議:「政府需要設立一套國中能力檢測的指標與方法,保證在十二年國教之後,孩子的基本能力可以被檢測,有落差時馬上要補救,也可以對老師的教學、學校辦學有所檢核。但檢測的成績,絕對不是拿來當做升學的依據。」

關鍵議題5:升學壓力減輕之後,國中老師真的會讓教學正常化嗎?

舒緩了升學壓力之後,優質的國中教育在哪裡呢?這是國中老師要面對的問題,但國中老師準備好了嗎?有不少老師表現出躍躍欲試的熱情,但也有人消極因應。彰化陽明國中老師王雅玲充滿期待:「沒有基測我會滿高興的,我們可以把一件事情從頭到尾好好做好,現在沒有時間,要趕進度。沒有基測可以讓孩子有機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新竹市光武光中老師林茂成甚至興奮的表示:「如果十二年國教真的實行了,我一定高興死了!因為我可以設計更多吸引孩子的課程,讓孩子不同的成就被看見。」但也有不少人採取保留的態度。一位資歷豐富的國中校長就認為,十二年國教之後,學生需要更多元的學習,可是如果老師不改的話,學生沒辦法多元學習。「如果老師會改變的話,我頭給你!」這位校長有點悲觀的說。

台北市一位資深的國中老師則反應出不少老師目前的心態,他指出:「老師要適應十二年國教帶來的改變,可是很多人沒辦法適應,所以想退休的老師們愈來愈多。像我還有七年,一到我就要趕快退休,現在教學已經沒有什麼樂趣可言了。」

全教會理事長劉欽旭認為,雖然很多人唱衰老師,認為老師不會一夕轉變,「但是我覺得,老師的心底深處,都是期待正常教學的樣態,而不是應試教育(即填鴨式教育)。十二年國教就是要喚醒他們,告訴他們不要繼續走以前的老路,雖然會辛苦幾年,但是如果你不努力,你就準備永遠當個只會應試教育的老師!」劉欽旭說。除了鼓舞、激勵、喚起老師的熱情,給予老師改變需要的協助,社會各界要求實施「中小學教師專業評鑑」的呼聲也愈來愈高。各界希望透過評鑑,一方面淘汰不適任老師,一方面也讓好老師的努力被看見,給予激勵肯定。

教育部也在今年四月初重申,將信守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承諾,於今(一○○)年九月份「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草案)」規劃完成後,將參考結論修正教師法,賦予教師評鑑法源基礎,逐步推動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

關鍵議題6:十二年國教之後,如何知道我的孩子適合讀高中或高職?

關於國中生的職涯探索,過去較不受重視,但在十二年國教之後,卻是個重要的議題。

宜蘭高中校長吳清鏞指出,他希望宜蘭可以百分之百免試,但免試要有個條件,國中端的生涯輔導要做好。

全教會理事長劉欽旭也認為,國中端的性向測驗工具、家長懇談、職業試探,這三件事如果沒做好,免試、高中職分流都免談了。

劉欽旭建議國二上做性向測驗、開始懇談,國二下可以舉辦一些營隊提供職業探索。吳清鏞則認為,除了做性向測驗,學生未來的潛力如何,導師與各科老師應該組成生涯輔導小組,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質、專長。

彰化陽明國中理化老師林宏一則建議,十二年國教之後,應該多設立一些國中技藝班、多一些社團,讓學生有機會去做生涯探究,在活動當中去認識自己的潛能。至於父母,也需要協助孩子去觀察,孩子的強項在哪裡?適合什麼樣的學習環境?

面對十二年國教這個重大的教育政策所帶來的契機與轉變,最重要的考量仍然要回到孩子的身上,以成就每個孩子為努力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